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精神,依法保障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康复权利,确保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深化特殊教育内涵发展,9月15日我校组织开展了送教上门优秀案例分享,迟洪波书记、邹红霞副校长及全体教师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参加了本次活动。
郑琪琪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心守暖阳,静待花开》。郑老师从“学生基本情况”和“送教内容”两个方面展开,着重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口腔运动训练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她们在送教过程中捕捉到的送教学生方方面面的进步,坚定了我们送教的信心。
郑琪琪 《心守暖阳,静待花开》
魏倩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爱在路上,携手同行》。魏老师从“个人情况”、“评估结果”、“康复训练”、“心得体会”四个方面展开,着重展现了她是如何通过强化运动能力,增强送教学生全身肌张力的训练,通过生活常识康复训练,提高送教学生的认知能力。
魏倩 《爱在路上,携手同行》
王露露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为每位儿童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王老师从“学生基本情况”、“初期评估分析”、“制定目标”、“训练的方法及措施”、“训练效果”、“建议”六个方面展开,通过训练共同注意、创设语言环境和小步子大循环等方法,使送教学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尹宁洁老师和赵明明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绵绵深情,温暖"冬雪"》。她们从“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展开,通过“康复+帮助”的送教策略使送教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尹宁洁 赵明明《绵绵深情,温暖"冬雪"》
陈群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心中有光,向他而行》。陈老师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学生现状”、“坚持目标导向,确定目标明确方向”、“坚持需求导向,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坚持结果导向,书写记录正确评价”四个方面展开,着眼于送教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取得了巨大进步。
陈群《心中有光,向他而行》
杜泽新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让每一朵花都绽放》。杜老师从“基本情况”、“训练内容”、“教学成果展示”、“家校共育”四个方面展开,进行了认知能力、言语交流、触觉刺激、咀嚼训练、肢体康复(感统训练)等训练,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杜泽新《让每一朵花都绽放》
孙振波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穿插施教,“绘”出别样精彩》。孙老师从“个案基本情况”、“筛查评估,确定目标”、“巧用‘绘本+’,穿插施教”、“成效分析,反思调整”四个方面展开,训练了学生颜色认知、数字认知、常识认知、物体量的认知、精细动作等方面的能力,学生进步显著。
韩纬华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送教上门,家校共育》。韩老师从“制定目标,因材施教”、“落实方案,精准施教”、“营造气氛,因需施教”三个方面展开,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教具配备,借助于“次次清”的方式,在坚持语言输入中,提高了送教学生主动性语言表达;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和家长收获满满,迅速成长。
韩纬华《送教上门,家校共育》
徐悦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双线并进,呵护成长》。徐老师从“常规教学”、“双线并进”、“有效沟通”三个方面展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了线上线下“双线”走的模式,与家长合作制定成长计划,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徐悦《双线并进,呵护成长》
江潇涵老师交流分享的题目是《送教上门暖人心,一生一案促成长》。江老师从“学生基本情况”、“初次评估内容”、“康复训练内容”、“制定长短期目标”、“训练效果”五个方面展开,通过评估了解孩子的情况,制定了长短期目标,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江潇涵《送教上门暖人心,一生一案促成长》
交流结束后,江主任表示,十位老师全部从评估入手,从送教学生的基线为送教基点,以促进送教学生身心发展为切入点,着眼于送教学生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开展个别化教育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生活化教学,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基于学生的优势潜能实施康复化教学,每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为我们全体教师做了专业示范引领。
撰稿:江潇涵
摄影:赵明明 江潇涵
编辑:任晓妮
审核:资源中心